<video id="rn1xx"></video>
<span id="rn1xx"><video id="rn1xx"></video></span>
<th id="rn1xx"><video id="rn1xx"><strike id="rn1xx"></strike></video></th>
<del id="rn1xx"><dl id="rn1xx"><del id="rn1xx"></del></dl></del>
<span id="rn1xx"><dl id="rn1xx"></dl></span>
<strike id="rn1xx"><video id="rn1xx"><strike id="rn1xx"></strike></video></strike><strike id="rn1xx"><dl id="rn1xx"></dl></strike><span id="rn1xx"><video id="rn1xx"><strike id="rn1xx"></strike></video></span>
<span id="rn1xx"><dl id="rn1xx"></dl></span><strike id="rn1xx"><dl id="rn1xx"></dl></strike>
<strike id="rn1xx"><dl id="rn1xx"></dl></strike>
<span id="rn1xx"></span>
<ruby id="rn1xx"><dl id="rn1xx"><del id="rn1xx"></del></dl></ruby>
<span id="rn1xx"><dl id="rn1xx"><ruby id="rn1xx"></ruby></dl></span>
歡迎光臨商務印書館,返回首頁
圖書搜索:

西魏書校注 平裝

分享到:

定價:¥258.00

  • 著者:141470,187871,56924,187872 
  • 出版時間:2024年02月本印時間:2024年02月
  • 版次:1印次:1頁數:258頁
  • 開本:16冊數:1 卷數:1
  • ISBN:978-7-100-22852-7
  • 讀者對象:魏晉南北朝史研究者
  • 主題詞:中國歷史,西魏,紀傳體
  • 人氣:0

顯示全部編輯推薦

中古史研究重要典籍之一《西魏書》首次整理???br />  

顯示全部序言

清人謝啓昆,生於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卒於嘉慶七年(一八〇二),字良璧,號藴山,又號蘇潭。所撰《西魏書》,凡二十四卷,分紀、考、表、傳、載記等五個部分,記述西魏“四帝二十餘年之事”,是一部可以反映乾嘉時期補史、輯佚之風及其實績的史學著作。
據謝氏《西魏書敘録》自謂,他之所以編撰是書,是由於不滿魏收在《魏書》中“黨齊毀魏”,而他則認同魏澹在《後魏書》中所力倡的“以西魏爲正,東魏爲僞”觀點,於是乃“搜集舊聞”而成《西魏書》。爲了把這種“以西魏爲正,東魏爲僞”的正統觀念落到實處,謝氏一反《魏書》“黨齊毀魏,削孝武謚,名西魏帝”的編纂體例,通過把孝武帝、文帝、廢帝和恭帝納入本紀,從而建構起西魏自成一系而又正朔在茲的統緒,與此同時,又在考、表、列傳和載記等其他部分,以西魏皇業爲經,網羅一代君臣事蹟,以填補“西魏之典故、人物,闕焉無徵”的歷史“空白”。饒有意味的是,謝氏生當考據學風極盛之時,而他的這番“正西魏而僞東魏”的論説,居然能夠被最能代表乾嘉史學的錢大昕引爲同調。錢氏在《西魏書敘》中就認爲:“當拓跋氏之衰,朝廷失政而邊鎮橫,武夫暴興而國柄移。天子寄居,亟立亟廢,蓋高歡一人,而援立之帝三焉。安定廢而孝武興,孝武奔而孝靜立,計其得失之故,雖不甚相遠,而以時論之,則孝靜固始爲孝武之臣也。魏收《書》外孝武,而以天平爲正,豈理也哉?”錢氏此言,顯然與謝氏是同一個論調。畢沅在讀《西魏書敘録》之後也説:“承示《西魏書敘録》,雖未讀全史之文,而思議名通,體裁精密,已略見其凡。伯起穢史,當時已未愜衆心,其抑西揚東,祗以身仕高齊,不尊天平,則本朝之得統不正,此與承祚帝魏同一曲筆,史家藉以避禍耳,非百世下之公論也!”由此看來,所謂乾嘉史學“考史而不論史”的定論,顯然有待進一步的思考。唐燮軍教授由此而認爲謝氏該書是“傳統義理派史學在清代中葉的典範之作”,應該説也有相當的理據。
作爲一部史學著作,謝氏此書的最主要價值,還在其網羅文獻、拾遺補缺以及考證辨誤等方面。正像胡虔在《西魏書跋》中所説的那樣:“先生之爲是書也,自正史、傳記、輿地、金石之文以及郡邑之志,流覽者殆數千卷。昨官南河,復討論《四庫書》於揚州,其搜剔補綴之功,最爲勤密。凡所增益改易者,皆有本原。如據庾信《陸逞碑》補《陸政傳》,庾信《辛威碑》補《公主傳》,庾信《請襲封表》補文帝大統十六年格,庾信《鄭常碑》正《周書》本傳‘饒陽侯’之誤。據楊炯《宇文彪碑》補《封爵表》。據《元龜》補《李虎傳》及《五行》。據《御覽》引《典略》補《孝武紀》及《蕭詧傳》。據《長安志》及《陝西志》引《廣五行記》,補《李順興傳》。據《金石録•唐瑾碑跋》正《周書》本傳‘姑臧子’之誤。一部之中,此類甚衆。以著作之體,不能復稱引書目也。雖所紀只四帝二十餘年,然固已卓然爲一家史矣?!痹摃欠瘛耙炎咳粻懸患沂贰?,這裏姑且不論,但其搜羅放佚文獻、增豐史實以及考證辨誤之功,顯然值得肯定。
《西魏書》目前比較通行的版本,主要有三種。一爲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七年本,二是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本。這兩個本子都同源於“叢書集成初編本”。此外,“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檢索系統近年又收録了“乾隆六十年樹經堂刻本”。遺憾的是,這三種本子,都未經??闭?,文字上的訛、衍、脫、倒等,所在皆有,使用起來殊爲不便。吾友唐燮軍研究魏晉南北朝史及中古史學史有年,著述頗豐,時有新見。數年前,他遊學臺灣,遍尋史部,訪得鼎文書局所刊之《新校本魏書附西魏書》,遂如獲至寶。經仔細對讀,發現鼎文書局本《魏書》所附《西魏書》,實乃謝氏曾孫謝維會經辦的“乾隆六十年樹經堂刻本”在光緒九年(一八八三)之翻刻本。於是,他便以鼎文書局本的“光緒九年翻刻本”爲工作底本,並參以中華書局本、乾隆六十年樹經堂刻本,重新予以整理和???。幾年來,他焚膏繼晷,經之營之,數易其稿,終成《西魏書校注》一書,洋洋凡四十萬言。余嘉其沉潛研摩之志,更感其施惠學林之行,謹屬數言以賀之。
王東二〇二〇年三月二十七日
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凡    例
一、《西魏書》始撰於清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秋,爾後歷經兩個階段、將近八年的編纂,最終定稿於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正月,且成書當年就在謝啓昆主持下刊行于世,是爲“清乾隆六十年樹經堂刻本”(本書簡稱“樹經堂本”)。時至光緒九年(一八八三)九月,其曾孫謝維會在訪得初刊本後,既於書末增補《西魏書附録》(即謝啓昆、趙翼反復論辯入傳人物選擇標準的四封來往信函),又在《西魏書敘録》的文末,交代其翻刻《西魏書》的來龍去脈:
右《西魏書》,本紀一,表三,考四,列傳十二,載記一,弁以敘録一,共二十二篇,先曾祖中丞公在史館時屬稿也。及奉諱家居,乃排次成編,於乾隆乙卯年付雕。
……
自遭兵燹,板片焚如,…… 先人手澤,日就沈湮,每一念及,涊然汗下。壬午之秋,維會入都應京兆試,主中表蔣迪甫農部,家與知交,論文之暇,閒及史事,僉以是書綱羅散佚、體裁謹嚴,實足正伯起之失而補一代之典章,以書不數見爲憾。越日,迪甫爲訪得初印本,校讀一過,喜不自禁,因付剞劂,俾垂久遠。十餘年惶恐之心,於斯稍慰。
刻既竣,爰述顛末,坿識於後,…… 時光緒九年歲次癸未秋九月,曾孫維會謹識。
據考,上海文瀾書局曾於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將《西魏書》列入“史學叢書”加以石印,同時又在書末增補附録一卷。文瀾書局的這個“史學叢書”本,在筆者看來,很可能就以“翻刻本”爲藍本,因爲根據“史學叢書”本排印的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七年影印本、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影印本(本書分別稱爲“商務本”“中華本”),它們與“翻刻本”的最大差別,就在於《西魏書敘録》有否後綴謝維會所撰寫的《識》(詳參下表)。也正鑒於“樹經堂本”別字較多,而“中華本”與“商務本”又未載謝維會《識》,故本書以“翻刻本”爲底本,以“樹經堂本”“中華本”“商務本”爲通校本,並採用繁體橫排的排版方式。


二、《西魏書》完全是通過對相關史料的搜集、考證、辨析、取捨、拼接而成帙,因而本書雖名“校注”,但在注釋與??敝g更偏重於???,且箋釋以考源為主。本書擬通過對校和本校,匡正“翻刻本”之誤。對其改“玄”爲“元”、易“弘”作“宏”等避諱之舉,皆予以回改並出校説明。
三、謝啓昆等人在撰述《西魏書》的過程中,參考了目所能及的幾乎所有相關文獻。這其中,既有諸如《魏書》《北史》《周書》《隋書》《通典》《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大清一統志》之類的基本古籍,也包括載録於《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唐宋類書中的佚史之文和文集遺篇,甚至不乏《後周大宗伯唐瑾碑》等金石資料。此則胡虔《西魏書跋》亦嘗明確交代:
先生之爲是書也,自正史、傳記、輿地、金石之文以及郡邑之志,流覽者殆數千卷,昨官南河,復討論四庫書於揚州,其搜剔補綴之功,最爲勤密。凡所增益改易者,皆有本原。如據庾信《陸逞碑》補《陸政傳》,庾信《辛威碑》補《公主傳》,庾信《請襲封表》補文帝大統十六年格,庾信《鄭常碑》正《周書》本傳“饒陽侯”之誤。據楊炯《宇文彪碑》補《封爵表》。據《元龜》補《李虎傳》及《五行》。據《御覽》引《典略》補《孝武紀》及《蕭詧傳》。據《長安志》及《陝西志》引《廣五行記》,補《李順興傳》。據《金石録 • 唐瑾碑跋》正《周書》本傳“姑臧子”之誤。一部之中,此類甚衆。以著作之體,不能復稱引書目也。雖所紀只四帝二十餘年,然固已卓然爲一家史矣!
對於這些不同來源、不同體裁甚或內容有所抵牾的史料,謝啓昆等人在引用時做了必要的考辨、取捨和剪裁,有時還通過小字夾注的形式,或交代取此捨彼的原因,或補充相異和有益的內容,以力求敘事準確且繁簡得當,諸如此者,充分表明《西魏書》並非徒事抄撮而已。儘管如此,該書仍不乏訛、衍、脫、倒等缺陷。對此,本書將予以重點關注,進而逐卷逐段逐句查考《西魏書》相關條文的史料來源,并依據其原始出處,校正《西魏書》文字之是非。
四、《西魏書》本就置有《西魏書附録》,內收謝啓昆與趙翼反復論辯《西魏書》入傳人物選擇標準的四封往來信函。茲將整理過程中所收集到的顧宗泰《謝藴山方伯見眎所著〈西魏書〉題後得六首卻寄》、李富孫《謝方伯啓昆見贈近集〈西魏書〉賦謝二首》、焦循《西魏書論》、法式善《西魏書書後》、姚鼐《廣西巡撫謝公墓志銘並序》、凌廷堪《祭廣西巡撫謝蘇潭先生文》、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一八《西魏書》條、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史部別史類《西魏書》條悉數編入《西魏書附録》,以爲治學之借鑒。
五、書末《魏?!瘁嵛簳悼悸浴放c《謝啓昆行跡與詩文繫年》之作,意在系統考察并全面呈現《西魏書》的著述緣起、編纂始末、學術影響等問題。其中或有參考前哲時賢研究成果之處,恕未能一一具列,謹此先行致謝。

顯示全部作者簡介

謝啟昆(1737-1802),字良璧,號蘊山,又號蘇潭。清乾隆初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康縣城東街步坊后。謝氏由科舉入仕,歷官編修、鄉試主考、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等職,成為當時政績卓著、清正廉明的省級長官,著名學者、方志學家。
唐燮軍,男,1972年生于浙江寧波,既嘗先后求學于浙江師范大學歷史系(本科)、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碩博),又曾長期任教于寧波大學人文學院,現為浙江海洋大學人文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國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迄今已在《文學遺產》《中國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社會科學戰線》等期刊發表論文近50篇,同時出版專著12部(包括合著)。

顯示全部內容簡介

西魏一代雖歷時短暫,卻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占據著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然而,不僅魏收《魏書》以東魏為正統而不書西魏史事,就連成書于唐代的《北史》,在謀篇布局時也未嘗予以正視。時至清代乾嘉時期,南康人謝啟昆在對此類措置深致不滿之余,轉而遙承魏?!段簳分衫?,秉持西魏乃正統所在之立場,主持編纂了《西魏書》?!段魑簳纷鳛榧o傳體斷代史,記載了從孝武帝入關到宇文覺篡位這短短二十余年的史事,凡計二十四卷,內分本紀一、表三(封爵、大事、異域)、考四(紀象、儀制、地域、百官)、列傳十二、載記一。綜觀全書,不但史法義理迥異于魏收《魏書》,且其《封爵》《大事》諸表,又足補前史所未備。對于《西魏書》,目前學界研究僅朱仲玉《試論謝啟昆<西魏書>》一文而已,故有必要加以整理出版。本次整理,對《西魏書》進行了系統的??闭?。
 

顯示全部目 錄

西魏書敘
錢大昕序
姚鼐序
書二通  
翁方綱書  
畢沅書
西魏書敘録
帝紀一 西魏書一
封爵表一 西魏書二
大事表二 西魏書三
異域表三 西魏書四
紀象考一 西魏書五
儀制考二 西魏書六
地域考三上 西魏書七
地域考三下 西魏書八
百官考四上 西魏書九
百官考四下 西魏書十
皇后列傳一 西魏書十一
諸王列傳二 西魏書十二
宇文泰列傳三上 西魏書十三
宇文泰列傳三下 西魏書十四
斛斯長孫賈樊賀拔念列傳四 西魏書十五
王二宇文婁毛楊列傳五 西魏書十六
董乙弗寇梁若干怡劉雷耿陸唐列傳六 西魏書十七
三王李宇文張令狐趙蔡徐裴叱列檀列傳七 西魏書十八
李韋郭沓乙速孤李柳宋列傳八 西魏書十九
蘇綽列傳九 西魏書二十
周辛蘇柳呂列傳十 西魏書二十一
毛泉趙王列傳十一 西魏書二十二
楊乙弗李蔣檀特趙陳高列傳十二 西魏書二十三
善見蕭詧載記一 西魏書二十四
西魏書附録
西魏書跋
附録 謝啓昆行跡與詩文繫年
引用文獻
国产黄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